索引号 | 1134170200325644XF/202411-00037 | 组配分类 | 乡村振兴 |
发布机构 | 竹峰街道办事处 | 发文日期 | 2024-11-28 08:51 |
发布文号 | 无 | 关键词 | 乡村振兴 |
信息来源 | 竹峰街道办事处 | 主题导航 | 综合政务 |
信息名称 |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竹峰街道:建强“三支队伍”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 内容概述 | 近年来,竹峰街道坚持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农村党员、村级干部、机关干部三支队伍综合能力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汇聚“硬核”力量。 |
近年来,竹峰街道坚持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农村党员、村级干部、机关干部三支队伍综合能力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汇聚“硬核”力量。
建强农村党员队伍,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注重从青年、产业工人、农民、返乡就业大学生和三新就业群体中发展党员,持续为村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优化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学历等结构。举办党员轮训,通过制定农村党员轮训方案,以“集中授课+观摩培训”的研学融合、“授课学习+实践应用”的知行融合等模式,优化农村党员轮训方式,促进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结合党纪学习教育,通过“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身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等形式,引导农村党员明法纪、守纪律、知敬畏。搭建党员发挥作用舞台,通过持续深化“三亮三树”党员教育管理、“党建先锋认领工程”等工作,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依托街道辖区内的19个“红色基点”、2个“红色驿站”等阵地场所,引导党员参与乡村振兴、征收征迁、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300余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收集办结民情民意100余件,引导农村党员在重大任务和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勇挑重担。
建强村级干部队伍,锻造乡村振兴“先锋队”。严把村干部“入口关”,选准配强一批致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村党组织书记和“两委”成员,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头雁队伍”。组织16名村“两委”干部以成人教育等形式提升学历,现已全部完成,进一步改善村干部队伍学历结构。鼓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瓦窑铺村代表街道获得全市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三等奖。围绕政治理论教育、知识技能教育等内容,广泛征求村干部意见,重点了解培训需求,量身定制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相关培训,覆盖村干部100余人次,实现“按需点单”。做好村党组织后备力量建设工作,通过“本人报名登记、部门联合审查、线下笔试面试、党工委审核公示”的办法,公开选聘6名村级后备干部。同时加强到村任职选调生培养,为村级发展蓄足了“源头活水”。
建强机关干部队伍,锻造乡村振兴“压舱石”。着眼于机关内部选拔,秉持明确的选人用人标准,注重从年轻有为、在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中挑选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干部,有效整合机关人力资源。当前,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机关干部中有8人。其中年轻干部5人,实现乡村振兴队伍年轻化,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干事创业活力。开展“抓学习促提升 干部职工上讲台”活动,每周五下午组织“大学习”、开设“大讲堂”、实施“大培训”、开展“大实践”,组织职工干部学习各种知识,其中包括与乡村振兴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先进的乡村发展案例等,旨在全方位提升机关干部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结合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定“干部包农户”清单,要求干部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包括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农村土坯房摸排等,实现重点工作干部人人参与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