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beplay软件下载安卓版 > 通知公告

关于加强河沥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决定

发布时间:2025-07-18 10:06 信息来源:宁国传媒网 浏览:
字体大小:

(2025年7月10日宁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宁国市河沥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河沥溪老街”),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呈现了丰富的历史记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传承和赓续城市文脉的载体。为进一步加强河沥溪老街保护与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作如下决定:
  一、明确目标原则
  (一)坚持思想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体推进河沥溪老街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传承文明、延续文化、留下记忆、记住乡愁。
  (二)明确工作目标。改善人居环境、完善街区功能,传承历史文脉、挖掘文化内涵,丰富商服业态、激发街区活力,积极推动河沥溪老街在城市更新中焕发新活力,着力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样板。
  (三)把握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科学规划、系统推进,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完整性,保持街区生活的真实感、烟火气,切实做到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
  二、加强系统保护
  (四)完善规划体系。将河沥溪老街保护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融合城市更新、交通、旅游等相关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完善保护规划体系,严格执行河沥溪老街保护规划和历史建筑保护图则,促进民生改善、保护利用与多元发展深度融合。
  (五)实行分类管理。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排查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及其他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古建筑,甄别认定古风遗迹、古树名木等,建立名录,实行挂牌建档,分级管理,分类保护。凡列入名录库的,严格落实管控要求,不得随意拆除、修缮和破坏,因公共利益或安全隐患确需拆除的,应充分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六)完善基础设施。遵循原有肌理和风格,精细化修缮街巷道路体系。按照防洪安全和景观塑造原则,推动河防治理。完善水、电、气、通讯、消防、环卫、停车等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补齐配套功能,推进基础设施与街区风貌、内部环境协调统一,促进现代生活与历史气息融为一体。
  (七)加强修缮保护。遵循“以存其真、以复其貌”原则,按照技术规范和技术导则,开展修缮工作。采取斗拱、贴皮、墩接、拼接等传统工艺,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建筑构件,能修尽修、修旧如旧,保持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重点加强小溪口古街区和古码头、程家大屋、吴友恭堂等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
  (八)管控建设风貌。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在建筑形态、风貌、体量、色彩等方面应与老街建筑风貌协调一致,不得破坏历史环境要素和景观特征。
  (九)坚持居民主体。规划设计、修缮方案充分征求街区居民意见,保障居民知情权与参与权。依托政策牵引和市场驱动,激发街区居民参与意识和守护热情,鼓励自主修缮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允许街区老旧、破损房屋遵循保护规划、按照老街风貌进行改造提升。多元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居民生活设施改善与公共设施有效衔接,促进人居环境的持续提升。
  (十)严格审批管理。实施一站式联合审批制度,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符合河沥溪老街保护规划,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三、推动活化利用
  (十一)注重文化发掘。加强老街历史文化研究,深度挖掘历史遗迹、文化遗址、传统技艺、民俗风情等文化遗产,加大千年龙窑、畲族婚嫁等本土非遗文化和特色民俗的植入,推进老街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
  (十二)丰富发展业态。按照“传统美食引路、夜游经济点爆、非遗体验辅助、水上运动拓展”的思路,合理布局商业形态。鼓励原住民、“老字号”经营者回返街区居住、经商等,动员老街居民传承老街文化、讲好老街故事、守护老街生活、形成老街风景。组织传统戏曲、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展演,举办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培育旅拍、研学、民宿等形态,推进现代元素融入老街传统文化,让追寻宁国记忆、体验宁国文化、品尝宁国美食成为街区名片。
  (十三)促进数智赋能。锚定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综合运用数字应用技术、智慧管理服务和文化IP开发等,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旅游”,持续创新智慧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十四)推动融合发展。协同永福桥、南五台等文旅元素,推进东津河、老虎山等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实现与街区业态互补、客流互引、发展互促,构建“老街焕新+山水共生”的旅游格局。
  四、强化综合保障
  (十五)落实职责任务。市人民政府统筹河沥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住建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监督管理和保护规划编制等工作;文旅部门负责旅游发展指导、文旅市场管理及文物保护、非遗活化利用等工作;自然资源规划部门负责规划审查等工作;发改部门将河沥溪老街保护利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经营秩序维护和产品质量监管等工作;城管部门负责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等工作;公安、水利、民政、应急、消防、融媒体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河沥溪老街保护与利用工作。河沥溪街道落实属地责任,做好保护与利用相关具体工作。宁阳控股集团统筹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工作。
  (十六)鼓励多方参与。支持倡导企业、专业机构、专业人士、文化名人等各方主体依法参与河沥溪老街保护传承和创新创造,推进行业协会自治管理和文化团体共享共治能力建设,支持街区居民成立自治组织,建立老街保护沟通协商制度,强化街区居民在建筑修缮和环境改善中参与作用和监督效能。
  (十七)增强政策效应。加大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提高政策叠加效应。优化政府投入机制,加大对上资金争取力度。探索政府、居民、市场共同参与、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多元投入机制,推动社会资本、公益性基金参与保护利用。注重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不断激发建设、管理和运营活力。
  (十八)强化依法监督。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采取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和专题询问等方式,对贯彻实施本决定情况进行监督。
  本决定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