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到光伏清洁能源应用,再到零碳乡村建设以及“以竹代塑”创新实践……“十四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方位、多层次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截至2024年底,宁国全社会能源消费量190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4%,完成比例超过序时进度1.6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宁国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40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下降8.2%,超额完成序时进度目标任务。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我市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工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同时,鼓励企业争创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2024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家,新增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3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4家,完成数字化改造企业64家。
同时,我市积极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坚持光伏项目“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的有序发展原则。目前,宁国新能源项目主要集中在分布式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电站、生物质发电等领域。截至2025年5月底,全市共完成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备案439个,装机规模为341.48兆瓦。总投资3.14亿元的港口镇国电投80兆瓦茶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预计8月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0.8亿千瓦时。已开工建设的安徽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和宁国龙潭抽水蓄能电站设计装机规模为2400兆瓦。生物质发电方面,港口生态产业园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海螺创业公司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装机规模为9兆瓦。
此外,宁国“零碳乡村”创建试点龙阁村积极推进清洁能源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该村在村委会、主干道等区域安装了光伏系统和风光互补路灯,年发电量约8.3万千瓦时,节省电费约6万元,减少碳排放超50吨。同时,利用碳汇增收,龙阁村分别与安徽省定埠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方圆0666船舶签订了安徽省交通运输领域林业碳汇交易第一单,达成1105吨林业碳汇减排量交易,成功打造全省首个“零碳码头”和“零碳船舶”,并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通过开发“龙阁碳汇”小程序,在村域内游玩、购物、娱乐等场所推出“旅游碳中和专项优惠”,引导游客践行低碳行为,实现旅游增量和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助推乡村振兴。龙阁村零碳乡村创建项目入选“安徽省十大低碳应用场景”。2024年10月,龙阁村获首批宣城市“零碳乡村”称号。
我市还抓住“以竹代塑”新机遇,以竹资源培育、竹加工制造提升和竹产品应用为主要方向,依托丰富竹资源,响应“双碳”战略,通过“以竹代塑”理念实现生态与经济的绿色转型,推动实现“竹产业振兴”与“塑料污染治理有效”双赢。2024年5月,成功入选安徽省首批“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并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倡导使用“以竹代塑”产品,加快实现新增办公竹制用品、新增食堂竹制餐具优先替代。目前,全市拥有竹制品加工企业108家,其中,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亿元以上企业2家,竹业总产值达14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