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破题“四难”办好“安心托幼”民生实事
淮北市坚持公益普惠导向,精准破解托幼“四难”,创新构建“三维共建帮扶”机制,推行“一园一案”延时服务,扩增公办学位与普惠托位,推动城乡托幼“同标同质”,其系统性经验在2025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期间获教育部官网推介。
一是扩增学位解决“入园难”。通过新建改扩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转办公办园等方式,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今年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所,新增公办学位1274个。预计秋季学期开学后,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超70%。
二是提高供给解决“托育难”。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支持用人单位、大型园区开展托育服务,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截至目前,全市新增托位460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2%;56.58%的公办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超出省定目标26.58个百分点。
三是延时服务解决“接娃难”。坚持延时服务公益普惠,各幼儿园“一园一案”制定延时服务方案,保障服务时间,提升服务质量。2025年春季学期,全市245所幼儿园开展延时服务,18000余名幼儿参与,实现有需要的幼儿延时服务全覆盖。
四是协同发展解决“放心难”。建立“城区扶农村,公办帮民办,名园带新园”三维共建帮扶机制,重点向学前教育薄弱地区倾斜,确保城乡托幼“同标同质”。2025年春季学期,全市12所幼儿园开展集团化办园,乡镇及学前教育薄弱地区的保教水平实现明显提升。
一是扩增学位解决“入园难”。通过新建改扩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转办公办园等方式,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今年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所,新增公办学位1274个。预计秋季学期开学后,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超70%。
二是提高供给解决“托育难”。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支持用人单位、大型园区开展托育服务,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截至目前,全市新增托位460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2%;56.58%的公办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超出省定目标26.58个百分点。
三是延时服务解决“接娃难”。坚持延时服务公益普惠,各幼儿园“一园一案”制定延时服务方案,保障服务时间,提升服务质量。2025年春季学期,全市245所幼儿园开展延时服务,18000余名幼儿参与,实现有需要的幼儿延时服务全覆盖。
四是协同发展解决“放心难”。建立“城区扶农村,公办帮民办,名园带新园”三维共建帮扶机制,重点向学前教育薄弱地区倾斜,确保城乡托幼“同标同质”。2025年春季学期,全市12所幼儿园开展集团化办园,乡镇及学前教育薄弱地区的保教水平实现明显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